成語(Idiom):毛發之功(máo fà zhī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fà zhī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功績微小,微不足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發,指人體上的細小頭發;之,表示所屬關系;功,指功績。毛發之功形容功勞微小,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貢獻或成就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情況。也可用來嘲諷或諷刺某人只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韓長孺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韓長孺是漢朝時期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他曾經給漢武帝進諫,但因為進諫的內容微不足道,被漢武帝嘲笑為“毛發之功”。后來,這個故事逐漸演變成成語“毛發之功”,用來形容微小的貢獻或成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毛發之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參與了這個項目,但只做出了毛發之功。
2. 這個計劃的成功與他的貢獻無關,可以說是毛發之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做一件微小的事情時,他的頭發上的每一根細小的毛發都在為他的貢獻努力。這樣的畫面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相關的其他成語,如“毛骨悚然”、“毛遂自薦”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貢獻和成就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功勞”、“立下汗馬功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雖然只畫了一幅小畫,但也算是做出了毛發之功。
2. 初中生:他雖然只是給隊伍帶了個頭,但也算是做出了毛發之功。
3. 高中生:他雖然只是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但也是毛發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