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毀
成語(Idiom):改毀(gǎi huǐ)
發音(Pronunciation):gǎi 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改變毀壞的狀態,修復破損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改毀是由“改”和“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改指改變、修復,毀指破壞、損壞。改毀的意思是通過改變原有的破損狀態,使之恢復原狀或修復破損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修復破損的物品或恢復破壞的狀態。也可用于比喻人的行為,表示改正錯誤、修復損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改毀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定公四年》中。故事中,晉國國君定公去世后,其弟晉獻公繼位。定公時代,晉國國力強盛,國家安定繁榮。而獻公繼位后,卻縱容奸臣,導致國家衰落。大臣子皮對晉獻公說:“主上繼位后,國家的繁榮逐漸改為衰敗,正是因為您改毀了前朝的政策。”這就是改毀一詞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心改毀了那座古老的廟宇,使之煥發新的生機。
2. 這位設計師將改毀過的家具重新設計,使之煥然一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改毀”兩個字分開記憶。改字可以聯想到改變、修復,毀字可以聯想到破壞、損壞。通過聯想記憶,幫助記住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改毀相關的成語,例如“毀家紓難”、“改弦易轍”等。深入學習這些成語的起源、基本含義和用法,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用木塊改毀了損壞的玩具,它又能玩了!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修復古老的建筑,我們集體努力,共同改毀了這座廟宇。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改毀了那些被臺風摧毀的房屋,使災民有了新的家園。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位藝術家通過改毀原有的藝術形式,創造出了令人驚艷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