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挑針打眼
發音(Pronunciation):tiāo zhēn dǎ y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或做事故意刁難、挑剔別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挑針打眼是一個形容詞語,意思是故意找茬,刁難別人。挑針是指有意挑選最細小的針,打眼是指故意在別人的眼睛上戳一下。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某人故意刁難、挑剔別人,以達到讓別人難堪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挑針打眼常用于描述人際關系中的刁難、挑剔行為。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他人的言行舉止進行無理指責,或在某個事件中刻意找茬,讓對方難以應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挑針打眼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有一種說法是源于古代繡花時的一種技術。繡花時,需要用針線在織物上進行刺繡。如果使用的針頭太粗,可能會破壞織物的整體效果,所以需要選擇細針進行刺繡。由于細針容易戳破織物,所以需要非常小心。因此,挑針打眼的意義也就衍生出來,形容人的言行舉止刻意找茬、刁難別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挑針打眼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其中,挑表示“故意選擇”,針表示“最細小的針”,打眼表示“戳眼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挑針打眼,把別人的工作都找茬。
2. 她喜歡挑針打眼,經常對別人的穿著打扮挑剔不滿。
3. 這個老板對員工要求非常嚴格,經常挑針打眼,讓大家工作壓力很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根細細的針,在別人的眼睛上戳一下,故意刁難、挑剔別人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吹毛求疵”、“挑剔”等,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總是挑針打眼,批評我們的作業。
2. 初中生:同學之間經常挑針打眼,互相找茬。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論文總是挑針打眼,要求非常嚴格。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有些人喜歡挑針打眼,讓整個團隊氣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