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忠驅義感 (zhōng qū yì gǎn)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qū yì g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對他人、事物或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忠驅義感是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忠指忠誠,表示對事物或人的忠心和忠實。驅指驅使,表示推動人們行動的動力或動機。義指道義或正義,表示對道德準則的堅持和尊重。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對他人、事物或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以及對道義和正義的堅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具有忠誠和責任感,為了維護正義和公平而努力奮斗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家庭、朋友、工作或國家的忠誠和奉獻精神,以及對道德價值觀的堅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名叫晏嬰的人,他在齊國的官職很高,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非常強烈。一次,晏嬰聽說齊國的敵對國家要攻打齊國,他立即上書國君請求出征,但國君卻不理會他的請求。晏嬰為了表達自己的忠義之心,就在國君面前割下自己的肉來,以示自己的決心。國君被他的忠誠和奉獻精神所感動,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派他出征。從此以后,人們用“忠驅義感”來形容一個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奉獻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忠驅義感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家庭的忠驅義感使他成為一個可信賴的丈夫和父親。
2. 她的忠驅義感使她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著高度的敬業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忠、驅、義三個字分別與忠誠、推動和道義等相關詞語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用這個成語造句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忠誠、責任感和道義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忠心耿耿”、“忠貞不渝”、“忠誠耿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為了將來能為國家做貢獻,發揮自己的忠驅義感。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帶頭遵守校規校紀,樹立忠驅義感的榜樣。
3. 高中生:面對困難和挑戰,我要堅守自己的忠驅義感,勇往直前,不畏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