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毫末不札,將尋斧柯
發音(Pronunciation):háo mò bù zhá, jiāng xún fǔ k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非常明顯,卻還要費力尋找證據或根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當事情非常明顯,證據或根據已經非常明顯時,還要費力去尋找,就像在找斧柯一樣。斧柯是斧子上的樹枝,很容易被找到,所以這個成語形容做事情過于迂回或多此一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明顯的事情還要費力去尋找證據或根據的情況,或者去做一些多此一舉的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毫末不札,將尋斧柯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外篇·大宗師》。莊子講述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在樹下找斧柯,別人看到后告訴他斧柯在他身上,而他卻一直在樹下找。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有時候事情已經非常明顯,卻還要費力去尋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毫末不札,將尋斧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知道答案,卻還要費力去查資料,真是毫末不札,將尋斧柯。
2. 我們已經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證據,再去調查他的生活軌跡就有點毫末不札,將尋斧柯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毫末不札和尋斧柯這兩個詞語進行聯想記憶。毫末不札可以聯想為事情非常明顯,而尋斧柯可以聯想為費力去找一樣容易被找到的東西。通過將這兩個詞語聯想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其他故事和哲學思想,深入理解這個成語的背后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已經找到了我的書包,但是還在繼續找,真是毫末不札,將尋斧柯。
2. 初中生:老師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但是我還在書上找,太毫末不札了。
3. 高中生:我已經找到了證據,但是還在繼續調查,真是將尋斧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