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誄
基本解釋
帝王死后,臣下褒揚其事跡并確定謚號,以其至尊,故稱天命以誄之,謂之“天誄”。語本《禮記·曾子問》:“唯天子稱天以誄之。” 宋 王禹偁 《慰上大行皇帝謚號廟號表》:“臣謹按《周禮》,太師帥瞽而廞,所以作匶謚;又安《禮記》,大臣素服而郊,所以明天誄。”
天誄(tiān kè)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命、上天的旨意。也形容天降禍患或上天對人的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誄一詞源于古代傳說,認為天地有靈,能夠感知人間的一切。天誄即指上天的命令或旨意,代表了人們對天命的敬畏和順從。另一方面,天誄也可以指天災人禍,表示上天對人的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誄多用于描述不幸的事情發生,或者表示對不幸的事情的解釋。它可以用來形容自然災害的發生,例如地震、洪水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遭遇的困難或不幸事件,例如疾病、失業等。此外,天誄還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行為的不滿或懲罰,表示上天對其的懲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天誄的起源,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個貪婪的國王,他無視百姓的疾苦,奢侈揮霍。上天對他的行為感到憤怒,于是降下了連年的干旱和災害,使得國家陷入困境。百姓們認為這是上天對國王的懲罰,稱之為天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貪婪和奢侈的行為會招致上天的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誄由兩個字組成,天和誄。天表示上天、天空,誄表示命令、旨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意義豐富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洪水是天誄,是上天對我們的懲罰。
2. 我們要順應天誄,努力改正錯誤,避免再次受到懲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天誄這個詞語,可以聯想到天空中傳達給人們的命令或旨意。可以想象天空中出現了一道神秘的光芒,代表著上天的誄令。通過與天空、光芒等形象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天誄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深入學習中國文化和傳統信仰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天誄這個成語。了解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觀念,以及對天命的尊崇和順從,可以更好地理解天誄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雨是天誄,我們不能去玩了。
2. 初中生:他的失敗是天誄,是對他不努力的懲罰。
3. 高中生:這次考試成績不好是天誄,是對我平時不用功的懲罰。
4. 大學生:他的車禍是天誄,是對他魯莽駕駛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