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擔驚受恐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jīng shòu k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擔憂害怕,過度恐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擔驚受恐是指因害怕或過度恐懼而心神不寧、不安定的狀態。意思是擔負著過多的憂慮和恐懼,無法放松或安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擔驚受恐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因為某種原因或某種情況而感到極度擔憂和恐懼。可以用來形容在緊張的考試前,人們可能會擔驚受恐;或者在面對重大決策時,人們可能會擔驚受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鄭孔荀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鄭國有個人叫鄭孔荀,他曾經擔任過中央政府的官員。一次,他因為某種原因被貶到邊遠地區。這個消息傳到鄭孔荀的家里后,他的妻子非常擔心他的安危,整天擔驚受恐。后來,鄭孔荀被調回中央政府,他的妻子終于松了一口氣,不再擔驚受恐。從此以后,人們用“擔驚受恐”來形容過度擔憂和恐懼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擔驚受恐是一個由動詞和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考試前的準備工作讓他擔驚受恐。
2. 他擔驚受恐地等待著面試結果。
3. 她對飛機有恐高癥,每次乘坐飛機都擔驚受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擔驚受恐的發音“dān jīng shòu kǒng”可以聯想為“擔著驚恐的空空洞洞的”,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在學習擔驚受恐的同時,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恐懼和擔憂相關的成語,例如“驚弓之鳥”、“心驚膽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擔驚受恐地等待著考試成績。
2. 初中生(13-15歲):他因為擔驚受恐而無法入睡。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他感到擔驚受恐。
4. 大學生及以上:她在面試前擔驚受恐,但最終成功地獲得了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