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基本解釋
◎ 中華民國 Zhōnghuá Mínguó
[Republic of China] 1911年至1949年中國國家的名稱
真正中華民國。——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成語(Idiom):中華民國(Zhōnghuá Mínguó)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ōng huá mín g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的是中華民族的國家,即中國的另一種稱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指的是1912年至1949年間的中國國家體制。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也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華民國這個詞語可以用于歷史教育、討論中國歷史、國家認同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華民國的成立是由辛亥革命推動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革命。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清朝滿清政權被推翻,中華民國成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華民國是“中華”和“民國”的組合,其中,“中華”指的是中華民族,代表中國的文化和民族特色,“民國”指的是民主共和國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為中華民國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2. 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中華民國”與中國歷史中的辛亥革命聯(lián)系起來,辛亥革命是中華民國成立的重要事件,通過理解和記憶辛亥革命的過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華民國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華民國時期的歷史背景、政治制度、社會變革等方面的知識,深入研究中國近代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爺爺講過,中華民國是中國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
2. 初中生:我們學習歷史課程時,了解了中華民國這個概念。
3. 高中生:中華民國時期的政治變革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4. 大學生:研究中華民國時期的歷史文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