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門泌水
成語(Idiom):衡門泌水
發音(Pronunciation):héng mén mì s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矛盾,說話反復無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衡門,指古代衡門衡量事物輕重的門,比喻人的心思衡量事情。泌水,指水流的聲音,比喻言語。衡門泌水形容說話反復無常,態度矛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言語和行動中矛盾不一致,態度反復無常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討論或辯論中,一會兒主張某個觀點,一會兒又反對該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董卓傳》中有記載:“卓常泌水于衡門。”意思是董卓常常在衡門前泌水,形容他言語反復無常,態度矛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衡門泌水是以“衡門”和“泌水”兩個詞語組成的固定搭配,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討論中總是衡門泌水,無法確定自己的立場。
2. 這個政治家在演講中衡門泌水,讓人難以捉摸他真正的意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門前流水的場景,門上掛著一個衡量物品輕重的秤,然后想象一個人站在門前,一會兒說這個物品輕,一會兒又說這個物品重,形容他的言行反復無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反復無常、矛盾不一致相關的成語,如“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總是衡門泌水,讓人摸不清他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
2. 初中生:這個演員在演技上常常衡門泌水,觀眾無法真正理解他的角色。
3. 高中生:政治家的演講總是衡門泌水,讓人難以判斷他的真實意圖。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決策總是衡門泌水,導致團隊無法有效推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