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氊
成語(Idiom):針氊(zhēn chēng)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 c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尖刻、刺人而深入人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針氊是由“針”和“氊”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針,指的是用來縫補的尖銳工具,象征著言辭尖刻;氊,是一種厚實的織物,比喻言辭深入人心。針氊的基本含義是指言辭尖刻、刺人而深入人心。形容說話犀利,刺激人心,使人難以忘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針氊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言辭尖銳刺激,讓人印象深刻。在辯論、爭論、評論等場合中使用,以強調言辭的尖刻和深入人心的效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針氊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形容王莽的言辭尖刻,刺激人心。后來,針氊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成語,用來形容言辭尖刻、刺人而深入人心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針”和“氊”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批評總是針氊入骨,讓人難以接受。
2. 她的演講真是針氊人心,讓人深受觸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一根尖銳的針,將它刺入一個厚實的氊織物中,形成了一個深入而刺人的形象。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就可以更容易記住針氊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針氊相近的成語,如“針砭時弊”、“針鋒相對”等,來豐富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他的話像針氊一樣,刺痛了我的心。
2. 初中生(11-14歲):老師的批評真是針氊人心,讓我反思了很多。
3. 高中生(15-18歲):這篇文章通過針氊般的揭露,揭示了社會的一些問題。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他的演講用針氊般的言辭,讓觀眾深受觸動。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針氊”這個成語。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