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狩
基本解釋
(1).帝王蒙難出奔的諱辭。 唐玄宗 《幸蜀西至劍門》詩:“ 劍閣 橫云峻,鑾輿出狩回。”《新唐書·蘇弁傳》:“ 德宗 出狩,而縣令計事在府,官屬皆惶恐,欲遁走。”《恨海》第八回:“官場中接了電報,知道聯軍已經攻破京城,兩宮出狩,將要臨幸 西安 。”
(2).出外打獵。 唐 柳宗元 《獻平淮夷雅表》:“其選徒出狩,則《車攻》、《吉日》;命官分土,則《嵩高》、《韓奕》、《烝人》。”
成語(Idiom):出狩(chū shòu)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君王或貴族出門打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狩是由“出”和“狩”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出指出門,狩指打獵。出狩原指古代君王或貴族出門打獵的行為,后來泛指出外游獵或巡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狩一詞常用于形容君王或貴族出門打獵的場景,也可用于形容人們外出游獵或巡視的情景。在現代漢語中,出狩多用于文學作品或古風歌曲中,用以表達古代帝王的威嚴和豪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狩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文王》一章中:“文王在上,武王在下,出自兩宮,遵時施教。”這里的“出自兩宮”即指文王和武王出門打獵。后來,出狩逐漸成為君王或貴族出門打獵的常見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狩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出”和“狩”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古代君王常常出狩以展示自己的威嚴。
2. 秋天是出狩的好時節,我們一起去山里打獵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出狩這個詞語與古代君王出門打獵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君王騎著馬出門打獵的畫面,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古代君王的出狩活動,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此外,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歷史故事和文學作品,深入了解出狩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像古代君王一樣出狩,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2.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古代君王出狩的盛況。
3. 高中生:這首古風歌曲通過描繪君王出狩的場景,展現了古代文人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