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軌
基本解釋
(1).沒有車行的軌跡。 漢 蔡邕 《述行賦》:“路阻敗而無軌兮,涂濘弱而難遵。”
(2).沒有常規(guī)或定則。 晉 潘岳 《閑居賦》:“顧常以為士之生也,非至圣無軌、微妙玄通者,則必立功立事,効當年之用。” 宋 黃庭堅 《東坡居士墨戲賦》:“惟天才逸羣,心法無軌;筆與心機,釋冰為水。”
無軌(wú guǐ)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ú g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軌跡或規(guī)則,形容行為或思維不受拘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軌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思維沒有固定的軌跡或規(guī)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思維開闊、行事靈活、不拘一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軌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思維、行為或創(chuàng)作沒有受到限制,可以自由發(fā)揮。可以用來贊美某人的獨特思維或創(chuàng)造力。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行為或思維沒有規(guī)律性、不受拘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軌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外篇·逍遙游》中,其中有一段話寫到:“無形之中,有物;無所為之,有為。無軌之所以行者,恒無所由也。”這段話意味著在無形無物的狀態(tài)下,卻能有所行動,這就是無軌的道理。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軌是由“無”和“軌”兩個字組成的。無表示沒有,軌表示軌跡或規(guī)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維無軌,總能給人帶來新的想法。
2. 這個藝術(shù)家的作品無軌,不受傳統(tǒng)規(guī)則的束縛。
3. 她的行為無軌,常常令人捉摸不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軌”兩個字形象化,想象一輛沒有軌道的火車在自由行駛,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將例句和具體場景聯(lián)系起來,加深記憶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無軌相關(guān)的成語,如“無拘無束”、“無拘無縛”等,加強對無軌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畫,因為畫畫可以無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初中生:他的行為太無軌了,經(jīng)常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有一種無軌的思維方式,能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4. 大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我喜歡無軌地發(fā)揮,嘗試不同的風格和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