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縞
基本解釋
未染色的素絹。《六韜·虎韜》:“夜則以白縞長六尺、廣六寸為流星,陷堅陳,敗步騎。”
成語(Idiom):白縞(bái gǔ)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白色的裹身衣物,比喻偽善、虛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縞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白指白色,縞指裹身的衣物。在古代,白色被認為是純潔、無暇的象征,而縞則是一種裹身的衣物。白縞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偽善、虛偽,形容人表面上裝得很清白,實際上卻很虛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縞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裝得很無辜、清白,實際上卻心懷不軌、虛偽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縞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齊物論》:“白縞被服,乘云氣,至乎無窮。”這句話形容了仙人的形象,意味著仙人穿著白色的衣服,乘著云氣飛行,飄然而至,無窮無盡。后來,白縞這個成語被引申為偽裝、虛偽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縞是一個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白縞成語的意思是由兩個詞語的意義疊加而來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一副清白無辜的樣子,但實際上卻是個白縞之徒。
2. 不要被他的表面行為所迷惑,他是個白縞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幫助記憶白縞這個成語:
1. 將白縞這個成語拆分為兩個詞語,白和縞,分別記憶它們的含義。
2. 將白縞與偽善、虛偽這些意義相關聯,形成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需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了解其他與偽善、虛偽相關的成語,如“假仁假義”、“偽善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表面上很乖巧,但實際上是個白縞之徒。
2. 初中生:不要相信那些表面上裝得很清白的人,他們可能是白縞之徒。
3. 高中生:社會上有很多白縞之人,我們要警惕他們的偽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