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絶
成語(Idiom):眇絶
發音(Pronunciation):miǎo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微小、不起眼,也指人才或品德卓越而不為世人所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眇絶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眇”意為微小、細微,“絶”意為卓越、出眾。眇絶表示事物或人才或品德雖然微小或不為世人所知,但卻具有非凡的才華或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眇絶常用于形容那些平凡無奇、默默耕耘卻隱藏著卓越才能或品德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看似微小的事物,但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或影響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眇絶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通過一個寓言故事來理解它的意義。故事中,有一只小鳥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山村里,它的歌聲美妙動人,但由于生活在山村,很少有人聽到它的歌聲。然而,一天,一位旅行者經過山村,聽到了小鳥的歌聲,并被它的美妙所感動。旅行者將小鳥的歌聲傳播開來,小鳥的聲名因此而傳遍了整個國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眇絶的才華或品德雖然不為世人所知,但只要有機會被發現,就能夠展現出非凡的能力或影響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眇絶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平凡無奇,但他的才華卻是眇絶的。
2. 這個小鎮上有一位眇絶的畫家,他的作品雖然不為人知,但卻令人贊嘆不已。
3. 這部電影雖然票房不高,但它的藝術價值是眇絶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眇絶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其與眼睛(眇)和絕對(絶)聯想起來。想象一個微小的眼睛看到了非凡的事物,這樣可以幫助記憶眇絶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常用成語的意義和用法,以豐富你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雖然小明是個平凡的學生,但他的書法水平是眇絶的。
2. 初中生(13-15歲):這位初中生雖然年紀小,但她的演講才能是眇絶的。
3. 高中生(16-18歲):雖然他是個普通學生,但他的科學研究成果是眇絶的。
4. 大學生(19-22歲):盡管她只是一個大學生,但她的領導才能是眇絶的。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是一個不起眼的社區工作者,但他的奉獻精神是眇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