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狎
基本解釋
猶言親近,熟悉。《后漢書·西南夷傳·莋都》:“遠夷之語,辭意難正。草木異種,鳥獸殊類。有 犍為郡 掾 田恭 與之習狎,頗曉其言。”
成語(Idiom):習狎
發音(Pronunciation):xí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與壞人交往,與不正當的人結為朋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習狎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習指習慣,狎指狎昵。習狎的含義是指與壞人交往,與不正當的人結為朋友。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與不良人物或者品行不端的人交往,不慎結交了壞朋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習狎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警示人們,不要與不良人物交往,以免受到其惡劣影響。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因與不良人物交往而導致自身墮落或受到不良影響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習狎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故事中講述了淮陰侯劉邦曾經與馮唐交往,而馮唐是個品行不端的人,他常常與女子狎昵。后來,劉邦意識到了與馮唐交往的不良影響,因此用習狎來形容與馮唐的交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習狎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習”和形容詞“狎”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習狎不良少年,逐漸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 你要遠離習狎之人,以保持自己的良好品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習狎的發音與“習慣壞人”的意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同時,可以將習狎與不良交往造成的壞影響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際關系、友誼、品行等相關的成語,如“交友慎重”、“知己知彼”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不會習狎壞孩子,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影響我的學習。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應該警惕習狎不良同學,以免受到不好的影響。
3. 高中生(16-18歲):他因為習狎不良朋友,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人際關系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慎重選擇朋友,避免習狎不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