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機
基本解釋
《莊子·天地》篇載, 子貢 出游,見一丈人抱甕入井取水灌畦,功效甚微,建議他用機械抽水灌溉,丈人忿然作色說:“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胷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后稱抱樸守真,不存巧詐之心為“亡機”。《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導亡機之權,而功濟塵刼。” 李善 注:“機,謂機心也。權,方便也。夫以機心導物,物所以機心應之。物有機心,則結累斯起。故誘以無機之智,何止功濟塵刼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 江 左篇製,溺乎玄風。嗤笑徇務之志,崇盛亡機之談。” 宋 梅堯臣 《水輪詠》:“不學假混沌,亡機抱甕罌。”
成語(Idiom):亡機(wáng jī)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飛機失事或墜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機是由“亡”和“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亡,意為死亡、消亡;機,指飛機。亡機表示飛機失事或墜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亡機主要用于描述飛機的意外事故,可以用于新聞報道、討論飛機安全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亡機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在戰爭中,飛機失事或墜毀是一種常見的情況,亡機成為形容飛機事故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亡機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亡”和名詞“機”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飛行員在飛機失事后成功跳傘,幸免于難。
2. 這架飛機在起飛后不久就亡機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亡機”與飛機事故聯系在一起,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架飛機墜毀的場景,將其與成語“亡機”聯系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飛機相關的詞匯和成語,例如“飛行員”、“失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飛機失事后,所有的人都亡機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架飛機在起飛后不久就亡機了,真是一場悲劇。
3. 高中生(16-18歲):飛行員在飛機失事后成功跳傘,幸免于難,避免了亡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