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厲
成語(Idiom):襃厲(bāo lì)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激烈、氣勢洶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襃厲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由“襃”和“厲”兩個字組成。襃指的是鼓勵人們勇往直前,奮發向前的勢頭;厲則表示強烈、猛烈的意思。襃厲一詞形容言辭或氣勢非常激烈,充滿了激情和決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襃厲一詞常用于形容辯論、演講、戰斗等場景中,表示參與者用激烈的言辭和態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決心或斗志。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努力、勇氣和決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襃厲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五年》中,記載了齊國相國田和與齊國君主僖公爭論外交政策的故事。田和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言辭激烈,氣勢洶洶,被稱為“襃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襃厲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非常襃厲,讓在場的觀眾都被他的激情所感染。
2. 在辯論中,他用襃厲的言辭擊敗了對手,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襃厲”一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山頂上,高舉雙手,用襃厲的口氣向四周宣布自己的決心和勇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襃厲相關的成語,如“襃躪”(bāo lìn)和“襃悍”(bāo hàn),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發言非常襃厲,讓大家都被他的勇氣所感動。
2. 初中生:老師的批評讓他感到很委屈,于是他用襃厲的語氣為自己辯護。
3. 高中生:在辯論賽中,他以襃厲的口氣反駁了對手的觀點,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4. 大學生:他的演講充滿了襃厲的激情,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