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顏
基本解釋
猶圣容。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遲奉圣顏,如渴如飢?!?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覩圣顏?!?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宋 張孝祥 《鷓鴣天·上元設醮》詞:“何人曾侍傳柑宴,翡翠簾開識圣顏?!?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和卓閣老紀恩詩》:“詩云:有喜聯翩近圣顏,更欣新詔及春頒?!?
成語(Idiom):圣顏(shèng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容貌端莊美麗,莊重肅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顏是由“圣”和“顏”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圣”意為神圣、莊重,表示上天賦予的特殊品質;“顏”意為容貌、面貌,表示外表的美麗和莊重。圣顏指的是容貌端莊美麗,莊重肅穆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圣顏常用來形容女子的美貌,尤其是指那種莊重肅穆、高貴典雅的容貌。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內在修養和品德高尚的外在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四年》有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有個美女叫陳圣顏,她容貌端莊美麗,舉止莊重肅穆,深得君主和百姓的喜愛和敬重,故而被后人稱為“圣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為“圣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一身華麗的服飾,端莊的舉止,仿佛一位真正的圣顏。
2. 她那雙明亮的眼睛和高挺的鼻梁展現出了她的圣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圣顏”與美麗莊重的女子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容貌端莊美麗、莊重肅穆的女子,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容貌相關的成語,如“花容月貌”、“秀色可餐”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圣顏讓人想起了公主童話故事中的美麗公主。
2. 初中生:她那張圣顏讓人感受到了她的高貴和莊重。
3. 高中生:她的圣顏散發出一種內在的美麗和高尚的氣質。
4. 大學生:她的圣顏給人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感覺,讓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