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陣
基本解釋
◎ 方陣 fāngzhèn
(1) [square matrix]∶行數與列數相等的矩陣
(2) [phalanx;hollow square]∶舊時軍事戰術中軍隊的方形編隊,每邊有幾列士兵,中間有軍官和軍旗
英文翻譯
1.square matrix; matrix; square array
詳細解釋
亦作“ 方陳 ”。1.方形之軍陣。古代陣法有方、圓、雁行、鉤行等多種。見《孫臏兵法·十陣》。《國語·吳語》:“十旌一將軍,載常建鼓,挾經秉枹,為萬人以為方陳。”《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恪 乃以鐵鎖連馬,簡善射 鮮卑 勇而無剛者五千,方陣而前。”舊題 唐 李靖 《李衛公問對》卷上:“ 諸葛亮 以石縱橫布為八行,方陳之法即此圖也。”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臨敵亦不方陣進,呼聚嘯散。”
(2).指麻將牌局。四人對局,開局前,每人理十七或十八墩,構成方形,故稱。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似乎她們四位所需要的張子都彼此纏住了,或者是躲在方陣的最后幾排內去了。”
成語(Idiom):方陣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z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或隊伍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成的方形陣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陣是指軍隊或隊伍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成的方形陣勢。方陣是古代戰爭中常用的一種陣型,可以提高軍隊的整體戰斗力和防御能力。方陣通常由士兵或隊伍按照一定的間距、方向和數量排列成方形,以保持整齊劃一的隊形,增加戰斗時的協調性和威懾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陣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群或隊伍的整齊劃一的排列。也可以用來比喻團結一致、紀律嚴明的集體或組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陣這個成語起源于古代戰爭中的軍事陣形。在古代戰爭中,方陣是一種常見的陣型,用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和防御能力。方陣的排列規則嚴格,士兵需要按照規定的位置和方向排列,形成整齊劃一的隊形。這種陣形的形狀像一個方塊,所以被稱為方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陣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支隊伍排列整齊,像一個方陣般威武莊重。
2. 這個學校的學生組織紀律嚴明,像一個方陣一樣團結有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方陣”與軍隊的整齊排列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方形的軍隊陣勢,士兵們整齊劃一地站在方陣中,形成一道壯觀的景象。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成語“方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古代戰爭中的陣法和戰術,以及不同陣型的特點和應用。還可以學習其他與軍事相關的成語,拓寬詞匯的應用范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帶領我們排成了一個方陣,一起走進操場。
2. 初中生:學校的籃球隊在比賽中形成了一個方陣,守住了自己的籃筐。
3. 高中生:社團成員們排成了一個方陣,參加校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