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菜
基本解釋
◎ 龍須菜 lóngxūcài
(1) [eucheuma][口]∶麒麟菜
(2) [asparagus]〈方〉∶石刁柏
英文翻譯
1.[方] {植} (石刁柏) asparagus
詳細解釋
(1).即蕹菜。 嶺 南種之,蔓生,開白花,可食。能解草毒。 宋 陶穀 《清異錄·蔬·龍須菜》:“甕菜出 閩 中,凡百毒悉能解之,引蔓而生,土人號龍鬚菜。”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蕹菜》。
(2).即石刁柏。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莖可做蔬菜。通稱蘆筍。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三月·時品》:“三月採食 天壇 之龍鬚菜,味極清美。”
(3).即麒麟菜。藻類植物。生長在珊瑚礁上。我國見于 南海 海區,如 海南島 、 西沙群島 及 臺灣 等地。可提取瓊膠,供食用和作工業原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四·龍須菜》:“龍鬚菜生東南海邊石上,叢生,無枝,葉狀如柳根鬚,長者尺餘,白色,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博物志》一種石髮,似指此物。”
成語(Idiom):龍須菜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xū c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紛亂、雜亂無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須菜是一種海洋植物,由于它的形狀紛亂、雜亂無序,因此成為了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的混亂、雜亂無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須菜常常用于形容一些事物或場景的混亂無序,例如:會議上討論的話題太多,導致整個會議變得龍須菜一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龍須菜的成語源于古代的民間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輕的漁夫在海上捕魚時,意外發現了一種形狀紛亂的海洋植物,他將其帶回了家。當他向鄰居展示這種植物時,大家紛紛感嘆它的形狀紛亂無序,于是形容事物混亂的說法就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須菜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龍須”和“菜”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會議上的討論太多了,整個會議變得龍須菜一樣,沒有任何規劃和條理。
2. 這個項目的管理非常混亂,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像龍須菜一樣雜亂無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須菜的形狀與混亂無序的事物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片紛亂的龍須菜,以及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混亂無序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植物成語,如“蓮花心”、“竹子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教室里的書桌被同學們弄得龍須菜一樣,沒有一個整齊的地方。
2. 初中生:這個班級的課程安排太亂了,每天上課的時間都不一樣,簡直就是龍須菜一樣的混亂。
3. 高中生:學校的活動安排得太過雜亂,導致同學們都不知道應該參加哪個活動,整個校園變成了龍須菜一樣的混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