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郄
成語(Idiom):修郄(xiū xī)
發音(Pronunciation):xiū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修補圍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修郄是指修補圍墻,比喻修整家風、教風、黨風等,使其更加完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修郄常用于描述修整家風、整頓學風或整頓黨風的情況。可以用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黨風建設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修郄的典故源自于《左傳·襄公十九年》。公元前612年,魯國的襄公為了修建郄城,征召了一批士兵和百姓。有一位名叫管仲的賢臣,他認為修建城墻是治理國家的重要事情,因此親自去監督修建工作,還親自下去幫助修建。他不僅親自勞動,還給予士兵和百姓足夠的報酬,使得修建工作高效進行。最終,郄城修建完畢,成為一個堅固的城墻,保護了魯國的安全。這個故事中的“修郄”就是指修建圍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修郄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修”和名詞“郄”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改善學風,學校領導決定修郄,加強師生的教育管理。
2.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為,及時修郄不良習慣。
3. 黨組織在整頓黨風時,需要對黨員進行修郄,加強黨性修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修郄”聯想成修建圍墻的場景,想象自己親自去修建圍墻,使其更加完善,以此來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進一步擴展對修郄的理解和運用。例如,可以學習成語“修身養性”、“修齊治平”等,來深入了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修郄自己的學習方法,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2. 初中生:學校要求我們要修郄學風,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要修郄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我們要修郄自己的思維方式,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修郄自己的職業道德,保持良好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