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臂猿
成語(Idiom):通臂猿
發音(Pronunciation):tōng bì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力量非常強大,能夠舉起通臂的猿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通臂猿取自《莊子·外篇·秋水》:“通臂猿舉山不知重,揮斧不知輕”。比喻人的力量非常強大,能夠輕松勝任艱巨的任務,不受限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能力強大,超出常人的想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寓言故事。據說,在古代有一只通臂的猿猴,它能夠輕松地舉起山石,并用斧頭砍伐樹木,力大無窮。因此,人們用“通臂猿”來形容非常強大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通臂”和“猿”兩個詞組成,其中“通臂”表示能夠舉起通臂的猿猴,而“猿”表示猿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通臂猿,能夠輕松解決這個問題。
2. 這個項目需要一個通臂猿來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只通臂的猿猴舉起山石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莊子的其他寓言故事,進一步理解莊子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力量就像一只通臂猿一樣,能夠輕松地打開鐵門。
2. 初中生:這位運動員的力量非常強大,簡直像一只通臂猿。
3. 高中生:他的才華就像一只通臂猿一樣,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輕松解決。
4. 大學生:這個項目需要一位通臂猿來完成,他的能力非常出色。
5. 成人:他的領導能力就像一只通臂猿一樣,能夠輕松應對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