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羽翮飛肉
發音(Pronunciation):yǔ hè fēi r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舍小利圖大義,舍小家顧大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羽翮,指鳥的翅膀;飛肉,指鳥的肉。成語“羽翮飛肉”比喻為了追求大義,舍棄個人小利益,舍棄小家庭的安逸,而投身于大家庭、國家或社會的事業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舍小家顧大家,為了大眾利益而奮斗、犧牲的情況。適用于各種正面的社會、家庭、工作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外物》:“鳥獸不可與同群,梁灝不可與同車,羽翮不可與同飛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鳥獸之間不能同群,因為它們有不同的本性;梁灝(春秋時期的一位政治家)不能與同車,因為他有高尚的品德;羽翮不能與同飛肉,因為它們有不同的追求。從而引申出羽翮飛肉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羽翮飛肉的結構是形容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國家的繁榮而放棄了個人的小利,真是羽翮飛肉啊。
2. 她不顧自己的安逸,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社會公益事業,真是羽翮飛肉的表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鳥,它的羽翮是飛翔的工具,但它卻放棄了自己的肉體,去追求更高的目標,這就是羽翮飛肉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舍己為人”、“舍生忘死”等,來加深對舍小利圖大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幫助同學而放棄了自己的游戲時間,真是羽翮飛肉。
2. 初中生:她為了保護環境而參加了志愿者活動,展現了羽翮飛肉的精神。
3. 高中生:他放棄了留學的機會,選擇了回國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做貢獻,是一個羽翮飛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