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灰
基本解釋
灰塵,塵土。 唐 白居易 《賣炭翁》詩:“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宋 蘇軾 《荔支嘆》詩:“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候兵火催。”《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大殿并沒些香燈供奉,連佛像也是蒙滿塵灰。” 吳組緗 《山洪》十六:“地圖上面蒙著塵灰,紙也泛成老黃色。”
成語(Idiom):塵灰(chén huī)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 h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塵埃或灰塵,比喻沒有價值或毫無意義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塵灰是由“塵”和“灰”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塵指空氣中的塵埃,灰指燃燒后的灰燼。塵灰比喻沒有價值或毫無意義的事物,形容一無所有、一文不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塵灰常用于貶義場合,用來形容某些事物的價值低微或無足輕重。比如:“這些過時的設備已經變成了塵灰”,表示這些設備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塵灰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天下篇》:“山木自寇,故良工載之;池魚自餌,故蓋鮒舟之。塵埃自投于大海,故不稱其所載;百川匯海,故能為大。”這段話中的“塵埃自投于大海,故不稱其所載”就是指塵埃沒有價值,因此被比喻為塵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自投于+賓語,形容主語沒有價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失敗了,只能算是塵灰一堆。
2. 他的夢想最終化為了塵灰,一無所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塵灰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塵埃飄浮在空中,然后慢慢落到地上變成了灰塵,表示沒有價值或毫無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塵灰在中國文化中還有其他象征意義,比如在佛教中,塵灰代表世俗的塵世之物,與修行的人相對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媽媽說我寫的字一點也不好看,我覺得她的話是塵灰。
2. 初中生:這個游戲太無聊了,玩一會兒就變成了塵灰。
3. 高中生:這本書的內容太老套了,完全是塵灰之物。
4. 大學生:我不想在這個小城市待下去了,這里對我來說已經是塵灰一樣的存在。
5. 成年人:這些過時的技術已經被淘汰,變成了塵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