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盾
基本解釋
亦作“ 龍楯 ”。畫有龍的盾牌。《詩·秦風·小戎》:“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毛 傳:“龍盾,畫龍其盾也。”《隋書·音樂志中》:“武弁,朱褠衣,烏皮履,三十二人,執戈,龍楯。”
成語(Idiom):龍盾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d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固如龍盾一般的防御措施或物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盾是由兩個意象組成的成語,其中“龍”指神話中的巨龍,象征強大和威嚴;“盾”指用來保護身體的防護器具,象征防御和保護。因此,“龍盾”形容的是非常堅固和強大的防御措施或物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盾常用于形容軍事防御、安全防護等情境。也可用來形容某種強有力的保護措施,比如說某個組織或機構對于保護財產或信息采取的嚴密措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龍盾”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其中一個故事與古代戰爭有關。相傳,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龍盾的將軍,他以勇猛善戰而聞名。在一次楚國與齊國的戰爭中,龍盾將軍率領楚軍在敵軍的進攻下堅守陣地,成功擊退了敵軍的進攻,保護了楚國的安全。自此以后,人們便用“龍盾”來形容堅固的防御措施或物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意象組成,即“龍”和“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銀行的安保系統堪稱龍盾,確保了客戶的資金安全。
2. 這座城市修建了一座龍盾式的防洪堤壩,有效地防止了洪水的侵襲。
3. 這個組織的信息安全措施堪稱龍盾,嚴密保護了客戶的隱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盾”形象化,想象一條巨龍背上背著一個巨大的盾牌,象征著強大的防御力量。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軍事防御、安全防護相關的成語,如“鐵壁銅墻”、“金湯之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龍盾一樣保護我們的家人。
2. 初中生:這個學校的防火設施就像一座龍盾,確保了學生的安全。
3. 高中生:我們需要建立一座龍盾式的網絡安全系統,保護我們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