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録
基本解釋
(1).史書記事的一種體例。記其事并記其時日。《公羊傳·隱公元年》“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漢 何休 注:“於所聞之世……大夫卒,無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
(2).指史官按日的記錄。《宋史·周常傳》:“陛下於災暾可畏之候,暫停進對,亦人情之常;若著為定令,則必記於日録,傳之史筆。”
(3).猶日記。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四:“ 山谷 晚年作日録,題曰《家乘》。” 阿英 《敵后日記·<廟灣紀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離 泰州 前來軍部……諸凡海陸河川,風雨晦暝,艱辛苦難,無不飽經。故抵達軍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將途中日録,匯為一冊存之。”
成語(Idiom):日録
發音(Pronunciation):rì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記錄每日所見所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日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日”指的是每日,表示時間的流逝;“録”指的是記錄、記載。因此,日録的基本含義是記錄每日所見所聞,即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細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日録常用于描述人們通過書寫或其他方式,將自己每天的經歷、感受、觀察記錄下來的行為。它可以用于形容個人的日記、筆記、日程安排等。此外,日録也可以用于形容企業或組織的工作日志、會議記錄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日録最早出現在古代中國的文獻中,是一種古代文人士大夫常常采用的寫作方式。在古代,人們重視記錄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以此來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修養。因此,日録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被廣泛應用于文學、歷史等領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日録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語法規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晚上都會堅持寫日録,記錄下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
2. 她的日録成為了她回憶過去、思考未來的重要工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日録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 將“日”字與“每日”的意思聯系起來,表示時間的流逝。
- 將“録”字與“記錄”的意思聯系起來,表示將事物記載下來。
- 將“日”字和“録”字一起聯想成一本打開的日記本,表示記錄每日所見所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文學的內容,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文人的寫作方式、中國古代日記文學的發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寫日録,記錄下自己的學習和玩耍的事情。
2. 初中生:我用手機上的APP寫日録,方便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3. 高中生:我通過寫日録來反思自己的成長和人生目標。
4. 大學生:我寫日録的同時,也學會了思考和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