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緇
基本解釋
黑石。《文選·張衡<東京賦>》:“溫液湯泉,黑丹石緇。” 薛綜 注:“黑丹石緇,謂黑石雜色也。言溫液即湯池之流,黑丹石緇之所出。”
成語(Idiom):石緇(shí zī)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z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非常懶散,不愛勞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緇是指石頭和苧麻的細屑。石緇是一種粗糙、不值錢的材料,沒有實際用途。因此,用石緇來比喻人懶散、不愛勞動,沒有什么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石緇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不愿意工作、懶散無為的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形容同事不愛工作,或者形容自己某段時間懶散不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緇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莊公二十七年》。故事中,莊公問顏淵:“君子與小人,何以別之?”顏淵回答:“可得而聞也:木直中繩,雖有橫斬之勢,猶不離其堅也;澤中石,雖有激瀉之患,猶不離其滿也;緇中石,猶不離其樸也。”顏淵用石緇比喻人的樸素和堅定,而后來人們就開始用石緇來比喻懶散不愛勞動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是 + 石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石緇。
2. 別和他合作,他就是個石緇,什么事情都不肯動手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石緇。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一堆石緇上,懶洋洋地什么都不做,這樣就能夠記住石緇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其他成語,例如“石破天驚”、“石破天驚”等等,以豐富你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不寫作業,真是個石緇。
2. 初中生:那個同學成績很差,整天玩游戲,簡直就是個石緇。
3. 高中生:他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真是個廢柴石緇。
4. 大學生:他整天宅在宿舍,從來不參加課外活動,真是個懶散的石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