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煦
成語(Idiom):余煦
發音(Pronunciation):yú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太陽升起或落下時的殘余光輝,也比喻殘存的余輝或余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余煦”由兩個字組成,余和煦。余指太陽升起或落下時的殘余光輝,煦指溫暖的陽光。引申為比喻殘存的余輝或余霞。形容事物的余暉或殘留的痕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的余暉或殘留的痕跡。也可用于形容人物或事物的余韻、余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過秦論》是戰國時期的一篇著名辯論文章,其中有一段描述了名將白起和韓非的辯論。白起說:“過秦論者,秦之余燼也。”意思是說過去的輝煌已經成為了秦國的殘余,不應該再去追求。后來,人們將“秦之余燼”引申為“余燼”,后來又演變成了“余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暮色漸深,天空中彌漫著余煦的光輝。
2. 這首歌曲唱完后,會在心中留下一絲余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余煦”與太陽升起或落下時的殘余光輝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事物的余暉或殘留的痕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太陽或光輝相關的成語,如“曙光”、“光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太陽落山后,天空中還有一些余煦的光輝。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演講結束后,會在聽眾心中留下一絲余煦。
3. 高中生(16-18歲):即使經歷了失敗,也要保持內心的余煦,堅持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