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頰
成語(Idiom):披頰
發(fā)音(Pronunciation):pī j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笑得非常開心,臉上露出寬大的笑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披頰是指笑得非常開心,笑容達到了臉頰都要披到耳朵的程度。形容人的笑容非常寬大、熱情而開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披頰一詞多用于形容開心、歡樂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朋友見面時的笑容、喜慶的場合、幸福的時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披頰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孔融傳》。故事中,孔融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一次去拜訪了劉備,兩人相談甚歡。劉備見到孔融的開朗笑容,形容他笑得非常開心,臉上的笑容都披到了耳朵上。后來,這個成語就形容人的笑容非常寬大、熱情而開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披頰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披”和名詞“頰”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了一個很好笑的笑話,笑得披頰大笑。
2. 她看到了一幅有趣的畫,笑得披頰。
3. 在朋友的婚禮上,大家都笑得披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披頰”和“笑容開朗”聯(lián)系在一起,想象一個人笑得非常開心,笑容達到了臉頰都要披到耳朵的程度,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快樂、笑容相關的成語,例如“喜笑顏開”、“眉開眼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放學了,我和好朋友見面,我們笑得披頰。
2. 初中生:老師講了一個很搞笑的笑話,全班同學笑得披頰。
3. 高中生:在畢業(yè)典禮上,我看到了同學們笑得披頰的笑容,感受到了大家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