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óng ná hǔ zhì ㄌㄨㄙˊ ㄣㄚˊ ㄏㄨˇ ㄓㄧˋ龍拏虎擲(龍拏虎擲)
猶言龍爭虎斗。 宋 喻汝礪 《八陣圖》詩:“笑云此公大肚皮,龍拏虎擲堆胸胄。” 明 徐復祚 《投梭記·卻說》:“寒煙衰草凝碧,嘆龍拏虎擲,幾時寧謐。” 梁啟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自 漢 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於 江 河 間之原野,彼龍拏虎擲,甲興乙仆,殆未有出 山東 、 安徽 、 江蘇 、 河南 、 湖北 數省外者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龍拏虎擲
成語(Idiom):龍拏虎擲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ná hǔ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力量強大,威勢凌人,無人可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人的力量和能力非常強大,可以輕易擊敗對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非常出色,無人能敵;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強大的對手相互競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龍貴的將軍,他勇猛無敵,所向披靡。一天,他率領的軍隊遇到了齊國的一支強大的軍隊。在戰斗中,龍貴展現出了超強的戰斗力,不僅擊敗了齊國的軍隊,還俘虜了他們的將軍虎威。這個故事的傳說逐漸演變成了成語“龍拏虎擲”,用來形容力量強大,無人可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國際象棋比賽中龍拏虎擲,連勝十場。
2. 這位武術高手的拳法如龍拏虎擲,無人能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龍”、“虎”、“擲”這三個字形象地聯想起來,想象一個巨大的龍將一只虎抓在手中,然后將其擲出去的場景,以此記憶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龍和虎相關的成語,如“龍馬精神”、“龍騰虎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技術就像龍拏虎擲,每幅畫都很漂亮。
2. 初中生:這個籃球隊的隊長技術高超,每次比賽都龍拏虎擲。
3. 高中生:他參加數學競賽時,解題速度快得像龍拏虎擲一樣,輕松取得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