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濫
基本解釋
謬誤失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故 張衡 摘 史 班 之舛濫, 傅玄 譏《后漢》之尤煩,皆此類也。”
成語(Idiom):舛濫(chuǎn làn)
發音(Pronunciation):chuǎn l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極度混亂,毫無秩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舛濫是由“舛”和“濫”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舛”意為不正常、不一致,指事物不合理或不按規則進行;“濫”意為過多、過度,指事物超出正常范圍或失去控制。舛濫一詞形容事物的狀態或現象極度混亂,毫無秩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舛濫一詞常用于描述社會、制度、管理等方面出現的混亂、無序的情況。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域的管理混亂,法律執行不嚴格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舛濫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社會的混亂狀態有關,人們通過這個成語來形容那個時期的社會秩序的混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舛濫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會的道德觀念已經舛濫到了令人無法接受的地步。
2. 這個公司的管理方式非常舛濫,導致業務無法正常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舛濫”拆分為“舛”和“濫”兩個字來記憶。其中,“舛”可以聯想為不正常、不一致的意思,而“濫”可以聯想為過多、過度的意思。將這兩個意思結合起來,就可以理解舛濫的含義為事物極度混亂、毫無秩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舛濫相關的成語,如“烏煙瘴氣”、“一團糟”等,以加深對混亂、無序狀態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課堂上同學們嘈雜不安靜,真是舛濫無比。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市場上的假貨太多了,簡直是舛濫到了極點。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對于環境保護的管理舛濫不堪,導致了嚴重的污染問題。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社交平臺上的虛假信息太多了,真是舛濫的信息泛濫。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現在的社會道德觀念舛濫,人們對于誠信的重要性已經失去了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