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綱
成語(Idiom):皇綱
發音(Pronunciation):huáng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皇帝制定的法綱,也指君主的統治規則和法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皇綱是指皇帝制定的法綱,是君主的統治規則和法度。皇綱是帝王的法令,是國家的根本大綱,也是君主統治的基本原則。它規定了君主的權力和義務,以及臣民的責任和義務。皇綱具有嚴肅性、權威性和普遍性,是國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和靈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皇綱一詞多用于描述君主制國家中的法律體系和統治規則。也可用于比喻某個組織或團體的核心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皇綱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宗伯·大司馬》中,原指君主的法綱和統治規則。后來,皇綱逐漸成為描述君主制國家中的法律體系和統治規則的通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皇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皇綱是國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和靈魂。
2. 君主應該依照皇綱來統治國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皇綱”這個成語。可以想象皇帝坐在寶座上,手持法令,制定皇綱來統治國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君主制國家的法律體系和統治規則,了解不同國家的皇綱和君主的權力與義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這就是學校的皇綱。
2. 初中生:國家的法律是社會的皇綱,我們應該守法。
3. 高中生:領導制定的工作綱要就是我們的皇綱,我們要按照綱要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