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扛鼎拔山 (káng dǐng bá shān)
發音(Pronunciation):kāng dǐng bá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有勇氣、有決心,能夠承擔重任,克服困難,完成艱巨的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扛鼎是指扛起重物,拔山是指移動山脈。扛鼎拔山比喻具有非凡的力量和決心,能夠完成任何艱巨的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有膽識、有決心,能夠承擔重任,克服困難,完成艱巨的任務。適用于各種工作、學習和生活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孟子的人,他扛起大鼎想要拔山,被人笑話。但是孟子卻堅信自己能夠扛鼎拔山,最終證明了自己的決心和能力。后來,這個故事就成了成語“扛鼎拔山”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毅力和決心就像是扛鼎拔山一樣,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2. 這個項目非常艱巨,但是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能夠扛鼎拔山,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意象與實際生活中的場景結合起來,想象自己扛起一口沉重的大鼎,努力地拔動山脈,以此來強化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勇氣、決心相關的成語,如“鐵杵磨成針”、“一往無前”等,以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超人一樣扛鼎拔山,變得更強大!
2. 初中生:考試前我要扛鼎拔山,全力以赴,爭取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即使遇到困難,我也要扛鼎拔山,為了夢想努力奮斗。
4. 大學生:創業就像是扛鼎拔山,需要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