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割
成語(Idiom):刳割(kū gē)
發音(Pronunciation):kū g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殘忍地割破肉體,比喻殘酷地對待或剝削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刳割這個成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刳”指用刀割開,割破;“割”指割開、割裂。結合在一起,刳割形象地描述了一種殘忍和殘酷的行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對他人進行殘酷剝削,或者對待他人不仁不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刳割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些人對待他人的殘酷行為,尤其是在剝削他人、迫害他人或者對待弱勢群體時。它可以用于諷刺、批評或者警示他人不要對他人采取殘酷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刳割這個成語源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故事中,魏其武安侯曹參對待屬下殘酷無情,剝削壓迫。他以殘酷的手段對待人民,因此人們用“刳割”來形容他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殘忍的手段刳割員工的權益。
2. 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刳割人民,使其生活艱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刳割”這個成語與殘酷、剝削、不仁不義等詞語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場景。你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刀劃開另一個人的身體,以此來聯想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殘酷、剝削相關的成語,如割席斷交、剝削骨肉等。這些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刳割這個成語的使用場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刳割了小貓的尾巴,太殘忍了!
2. 初中生:剝削工人是一種刳割的行為,應該堅決抵制。
3. 高中生:歷史上有許多殘酷的統治者刳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4.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有些企業會刳割競爭對手,以謀取暴利。
5. 成年人:我們不能對待弱勢群體刳割,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