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三縑
基本解釋
《新唐書·皇甫湜傳》載, 裴度 修 福先寺 ,將立碑。 皇甫湜 即請斗酒,飲酣,援筆立就。 度 贈以車馬、繒彩甚厚。 湜 大怒曰:“自吾為《顧況集序》,未常許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縑,何遇我薄邪?” 度 笑,酬以絹九千疋。后因以“一字三縑”謂文酬極高。
成語(Idiom):一字三縑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ì sān l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法作品的字句精細、嚴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字三縑是指一字一字寫得非常細致、精美,如同用絲線繡成一樣。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文章或書法作品的字句精細、嚴謹,形象地表達了對作品的高度贊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字三縑常常用來贊美文筆優美、字句精細的文章或書法作品。它可以用于文學評論、書法展評、作文評語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晏子春秋》是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書,其中記載了晏子和齊宣王的故事。據說,晏子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精通書法,字跡工整,每一筆都非常細致。有一次,晏子給齊宣王寫了一封奏疏,字跡非常細小且整齊,齊宣王看后非常贊賞,稱之為“一字三縑”。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文章或書法作品的精美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一字”、“三縑”組成。其中,“一字”表示每個字都非常細致,而“三縑”表示繡花時每個線跡都非常精細,形象地比喻字跡工整、精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法作品字字皆金,可謂一字三縑。
2. 這篇文章的字句精細嚴謹,堪稱一字三縑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一字三縑”這個詞語拆分成三個部分:“一字”、“三縑”。
2. 聯想“一字”表示每個字都非常細致,像是用繡線繡成的一樣。
3. 聯想“三縑”表示繡花時每個線跡都非常精細,形象地比喻字跡工整、精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書法、文學相關的成語,如“筆耕墨田”、“紙上談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看老師寫的字,每一個字都寫得非常細致,像一字三縑一樣。
2. 初中生:老師批改的作文字跡非常工整,可以說是一字三縑。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字句精細嚴謹,堪稱一字三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