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母
成語(Idiom):遁母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m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逃避責任、逃避現實或逃避困境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遁母一詞源于《莊子·逍遙游》中的故事。故事中,莊子告訴他的學生,他的母親是一只巨大的鳥,會飛得很高,所以他不需要擔心任何事情。后來,人們用“遁母”來形容逃避現實、逃避困境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遁母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人逃避責任、逃避現實或逃避困境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敢面對問題、逃避困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的故事成為了“遁母”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遁母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遁指逃避,母指母親。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遁母逃避現實,從來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
2. 面對困境,他選擇了遁母,沒有勇氣去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看到困難時,突然變成了一只巨大的鳥,飛得很高,逃離了困境,從而形成了“遁母”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逍遙游》中的其他故事和哲學思想,了解莊子的思想觀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考試沒考好,卻遁母不敢告訴爸爸媽媽。
2. 初中生:面對挑戰,他選擇了遁母,沒有勇氣去克服困難。
3. 高中生:他被指控犯了錯,卻遁母逃避責任,沒有勇氣承認錯誤。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遁母”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