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通
基本解釋
傳遞,聯絡。《后漢書·楊震傳》:“ 圣 子女 伯榮 ,出入宮掖,傳通姦賂。”
英文翻譯
1.【醫】conventionality
成語(Idiom):傳通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t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流通、交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通是一個表示信息、思想、知識等相互傳遞、流通、交流的成語。它強調了信息的傳遞和交流的重要性,以及人與人之間通過溝通而形成的聯系和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通一般用于形容信息、思想、知識等的廣泛傳播和交流。可以用于描述人際關系的密切和和諧,以及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通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相傳當時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統治,他下令將六國的文字全部統一為一種字體,稱為“小篆”。這樣一來,不同地區的人們就可以通過文字來進行交流和傳遞信息,實現了信息的傳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通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傳”是動詞,表示傳遞、傳播;“通”是形容詞,表示流通、交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傳通了我們的思想和觀點。
2. 通過互聯網的發展,信息的傳通變得更加便捷和快速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成語“傳通”。可以想象兩個人之間通過一條通道傳遞信息,或者想象文字在不同地區之間流通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傳通相關的成語,如“傳承”、“傳世”等,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和理解信息的傳遞和文化的傳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通過互聯網可以很方便地傳通信息和學習知識。
2. 初中生(13-15歲):多參加社交活動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更好地傳通思想和交流經驗。
3. 高中生(16-18歲):文化交流使得不同國家之間的人們能夠更好地傳通思想和了解彼此的文化。
4. 大學生(19-22歲):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更加便捷地傳通信息和交流思想。
5. 成年人(23歲以上):傳通是人際關系和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它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