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觀
基本解釋
道觀名。在 陜西 華山 云臺峰 上,故名。其一為 北周 道士 焦道廣 建,其一為 宋 建隆 二年為 陳摶 建。 唐 李商隱 《與陶進士書》:“然所以拳拳而不能忘者,正以往年愛 華山 之為山而有三得……又得 謝生 於 云臺觀 ,暮留止宿,旦相與去,愈復記熟。”《宋史·職官志十》:“又詔:‘ 杭州 洞霄宮 、 亳州 明道宮 、 華州 云臺觀 ……置管干或提舉、提點官。’”《水滸傳》第五九回:“ 戴宗 報知 云臺觀 觀主并廟里職事人等,直至船邊,迎接上岸。”
成語(Idiom):云臺觀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tái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高處俯視,觀察事物全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臺是指高處,觀指觀察。云臺觀形容站在高處,從俯視的角度來觀察事物,能夠看到整個事物的全貌,不受局限于局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觀察事物全貌、全面了解事物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比喻站在高處,從全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臺觀的典故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魯班的木匠,他制作了一座高大的云臺,站在云臺上可以俯瞰整個城市。這座云臺觀不僅能夠提供全面的視野,還能讓人心情愉悅。后來,人們就用“云臺觀”來比喻從高處俯視,觀察事物全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臺觀是一個主謂結構的成語,由“云臺”和“觀”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山頂的云臺觀上,俯瞰著整個城市的美景。
2. 作為領導,我們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從云臺觀來看待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云臺觀”與站在高處俯視事物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印象。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樓的觀景臺,從上面看到整個城市的美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觀察、全貌相關的成語,如“鳥瞰”、“鳥瞰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站在山頂的云臺觀上,看到了整個村莊的美景。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站在云臺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才能全面了解事物。
3. 高中生:通過云臺觀,我意識到了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責任和使命。
4. 大學生:站在云臺觀上,我看到了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也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