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礎
基本解釋
柱腳石的美稱。 南朝 梁簡文帝 《招真館碑》:“玉礎微潤,應山云於高墉;鳴籟徐響,引和風於空谷。” 唐 盧肇 《宣州新興寺碑》:“玉礎方丈,花臺百尋。”
成語(Idiom):玉礎
發音(Pronunciation):yù c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質或者事物的根基,比喻人的德行或事物的基礎非常堅實可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玉礎”由“玉”和“礎”兩個字組成。其中,“玉”指的是美玉,表示高貴、珍貴;“礎”指的是基礎、根基。整個成語意為人的品質或者事物的根基如同堅實可靠的美玉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或者事物的基礎非常堅實可靠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非常高尚,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的基礎非常扎實可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玉礎”最早出自《左傳·昭公四年》:“玉礎碎矣,瓦甒不驚。”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昭公想要修建一座宮殿,但是沒有合適的石頭作為基石。于是,昭公下令將宮殿的基石改用玉石,以顯示其貴重和高貴。修建過程中,有人擔心玉石會碎裂,但最終修建完成后,玉石基石完好無損,宮殿穩如泰山。這個故事成為了“玉礎”成語的由來,用來比喻人的品質或事物的根基非常堅實可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玉礎”的結構為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真可謂是玉礎。
2. 這個工程的技術水平非常高,基礎扎實可靠,真可以說是玉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礎”聯想為一塊堅硬的玉石作為基石,表示人的品質或事物的根基非常堅實可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相關成語:玉不琢不成器、金玉良言、金玉滿堂等。
2. 了解中國古代玉器的文化和歷史。
3. 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了解成語在文學中的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媽媽很好,她是我心中的玉礎。
2. 初中生:這個學校的教育質量非常高,是我們學習的玉礎。
3. 高中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考上大學的玉礎。
4. 大學生:實踐經驗是我們未來職業發展的玉礎。
5. 成年人:誠實守信是做人的玉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