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綏
成語(Idiom):威綏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s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威嚴而又溫和,既有威武的力量又有親和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威綏一詞由“威”和“綏”兩個字組成。“威”意為威武、威壓,表示力量和威嚴;“綏”意為安撫、安定,表示親和和溫和。威綏指的是既有威武的力量又有親和力的人,能夠在威嚴中展現溫和和善的一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威綏一詞常用來形容那些有權威和威嚴的人,但又能夠以和善的方式對待他人,不霸道的人。這個成語常用于領導、教師等職業中,形容那些既能夠以威嚴的形象管理他人,又能夠用溫和的態度與他人相處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王莽在位時,有一位官員被人舉報貪污受賄,王莽便將他召見。這位官員知道自己的罪行難逃,心生恐懼,但王莽卻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他,安撫他的思想,最終寬大處理了他的罪行。這個故事傳揚開來,人們紛紛稱贊王莽的威嚴和溫和,形成了“威綏”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威綏的校長,既能夠以嚴格的管理維護學校的秩序,又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2. 這位領導在處理問題時總是威綏有度,既有力量又能夠體現人性的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威”和“綏”兩個字進行聯想記憶。想象一個威武有力的人,站在高處威嚴的俯視著下方的人群,同時又展現出親和和善的一面,用溫和的方式對待他人,這樣就能夠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威綏相關的成語或詞語,例如“威風凜凜”、“威嚴”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威綏地站在講臺上,嚴肅地批評了我一頓,但之后還是笑著與我交談。
2. 初中生:班主任是一位威綏的老師,他在班級管理中既嚴格又溫和。
3. 高中生:校長以威綏的形象出現在畢業典禮上,他的講話既莊重有力,又充滿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