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
基本解釋
(1).平和的法度。《文選·班彪<北征賦>》:“夫何陰曀之不陽兮,嗟久失其平度。” 呂向 注:“言陰曀不見陽景,喻天下昬亂,無明君之道,使失和平之法度。”
(2).指日月分別在二分(春分、秋分)、兩弦(上弦、下弦)時運行的均平之度。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世之言五行消長者,止是知一歲之間,如冬至后日行盈度為陽,夏至后日行縮度為陰,二分行平度;殊不知一月之中,自有消長,望前月行盈度為陽,望后月行縮度為陰,兩弦行平度。”
成語(Idiom):平度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穩而恒定的狀態或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度是由“平”和“度”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指事物保持平穩、恒定的狀態或程度,不過分波動或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度常用于形容事物的穩定與恒定,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情緒的穩定。在工作場景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保持穩定的水平。在生活場景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情緒一直保持穩定,不受外界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度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酈食其傳》。故事中,酈食其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他性格狂妄自大,不尊重他人。有一天,酈食其與朋友一起去打獵,他們遇到了一只猛獸。朋友們都驚慌失措,而酈食其卻保持平靜,鎮定地對待猛獸。最終,酈食其成功地制服了猛獸,這個故事成為了平度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平度”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平”和“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保持在平度狀態,沒有出現大的波動。
2. 他的情緒一直保持在平度,不受外界的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平度”這個成語,可以聯想“平穩”的意思,然后與“度量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穩定的度量衡的意象。可以通過將這個意象與成語的發音“píng dù”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記憶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穩定、平穩相關的成語,例如“穩如泰山”、“如履薄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平度狀態,沒有大的起伏。
2. 初中生:他的情緒波動很大,很難保持在平度狀態。
3. 高中生:這個團隊的合作一直保持在平度狀態,沒有出現過大的沖突。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生的生活需要保持在平度狀態,不要過于放縱。
5. 成年人:工作需要保持在平度狀態,不要過于急躁或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