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散
成語(Idiom):梟散(xiāo sàn)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s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勢力瓦解,人員離散,不再有凝聚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梟散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梟指的是猛禽,散指的是分散。梟散這個成語形容的是一個集體或者組織的勢力瓦解,人員離散,不再有凝聚力。它用來形容團隊、組織或者集體失去統一和凝聚力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梟散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描述一個團隊、組織或者集體在面臨困難或者挑戰時,由于內部的分歧、紛爭等原因,導致團隊的勢力瓦解,人員離散,喪失了團結和凝聚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襄公在位時,國內發生了一場大旱災,百姓們生活困苦。襄公想幫助百姓,于是下令讓士兵將存糧分給百姓。但是,有一個貪官污吏利用這個機會,私自囤積糧食,使得百姓沒有得到實惠。襄公得知后非常憤怒,他解散了貪官污吏的勢力,讓他們離開朝廷,從此以后,這個貪官污吏的勢力就徹底瓦解了。后來,人們就用“梟散”來形容勢力瓦解,人員離散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表示勢力瓦解,人員離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由于內部管理不善,最終梟散了。
2. 在面臨困境時,團隊成員之間的紛爭導致了團隊的梟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梟散”這個成語與猛禽分散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勢力瓦解,人員離散的情況。可以通過想象一只猛禽在空中飛翔,然后突然分散成許多小鳥飛走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相關成語,如“四散”、“瓦解”等,以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團隊合作非常好,不會梟散。
2. 初中生:由于內部紛爭,學生會的勢力逐漸梟散了。
3. 高中生:一旦團隊的凝聚力喪失,整個團隊就會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