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蠧
成語(Idiom):奸蠧(jiān jué)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卑劣狡詐、陰險奸詐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奸蠧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奸指狡詐、陰險,蠧指害蟲、害獸。奸蠧用來形容人品惡劣、心機深沉,行為狡詐、陰險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奸蠧一詞多用于描述那些心機深沉、陰險狡詐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用心險惡、不擇手段達到自己目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奸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叫做蠧的人,他為人狡詐、陰險,與人為敵,眾人對他十分厭惡。后來,這個人被人殺害,人們便用他的名字來形容狡詐陰險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奸蠧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奸和蠧分別表示狡詐、陰險和害蟲、害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表面上一副和善的樣子,但實際上是個奸蠧。
2. 這個人心機深沉,真是個奸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奸蠧”與“偷偷害人”的意思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偷偷地放害蟲或害獸來傷害別人,這個人就是一個奸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奸蠧相關的成語,如“奸猾”、“奸邪”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個小偷真是個奸蠧,他偷了我們班的零食。
2. 初中生(13-15歲):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友善,但實際上是個奸蠧,他經常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
3. 高中生(16-18歲):政治斗爭中,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真是一群奸蠧。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公司的某些高層領導為了謀取私利,不惜損害員工的利益,真是一群奸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