眴視
成語(Idiom):眴視
發音(Pronunciation):xún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眼睛注視、凝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眴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眴”意為用眼睛凝視,注視;“視”意為看。眴視指用目光集中地看,專注地注視某人或某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眴視常用于描述人們用專注的目光觀察、審視事物,表達對某人或某物的深入觀察和關注。可以用于描述學生在學習時專心致志地看書、觀察實驗,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對美景、藝術品等的仔細觀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眴視的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故事或傳說。然而,這個成語的意義源自人們對視覺的重視和對觀察力的認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眴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眴”為形聲字,由“目”(mù)表示意義,由“巽”(xùn)表示音;“視”為意符字,表示意義和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眴視著黑板上的字,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
2. 畫家眴視著花園里的花朵,用心捕捉每一個細節。
3. 在博物館里,游客們眴視著名畫,欣賞藝術的魅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尋視”發音相近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尋找寶藏時,用專注的目光凝視著地圖,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眴視”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視覺有關的成語,如“目不暇接”、“目瞪口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眴視著窗外的飛鳥,想象它們在天空中自由飛翔。
2. 初中生(13-15歲):我眴視著實驗室里的化學試劑,小心研究每一步實驗過程。
3. 高中生(16-18歲):我眴視著文學作品中的細節,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圖和主題。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眴視著歷史文獻中的珍貴資料,努力探索過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