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步
成語(Idiom):趕步(gǎn bù)
發音(Pronunciation):gǎn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趕緊行走;加快速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趕步是指加快腳步,趕快行走。形容人急于趕路或加快行動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時間緊迫或有急事的情況下,加快步伐行走。也可用來形容人加快行動的態度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趕步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羲之傳》中。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字跡遒勁有力。據說,王羲之年輕時,曾在山區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告訴他,要想寫好字,就要像趕步一樣,行動迅捷,有力有節奏。王羲之深受啟發,從此開始努力練習書法,最終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動詞“趕”和名詞“步”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趕步走進了會議室,看起來非常匆忙。
2. 老師催促著學生們趕步上學,不要遲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趕步的動作,將趕步比作人加快速度行走的姿勢,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快速行走相關的成語,例如“快步如飛”、“步履維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趕步跑去上學,生怕遲到。
2. 初中生:他趕步走過馬路,以免被車輛撞到。
3. 高中生:為了趕上最后一班地鐵,他趕步奔跑到地鐵站。
4. 大學生:考試前,同學們都趕步去圖書館復習功課。
5. 成年人:為了趕上飛機,他趕步跑到機場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