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言
成語(Idiom):還言
發音(Pronunciation):huá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別人的承諾或許諾能夠兌現,言而有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還言是一個有關誠信和守信的成語,意思是說話有信用,能夠兌現自己的承諾或許諾。它強調了說話者應當言出必行,不輕易改變自己的決定,讓別人對自己的誠信有所依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還言一般用于表揚一個人守信守諾,信守承諾的行為。可以用于夸獎朋友、同事、商人等在交往中言而有信的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還言這個成語出自《后漢書·范強傳》。范強是東漢末年一位有名的忠臣,他在家族陷入困境時,曾向一位富有的朋友借了很多錢。后來,范強的家族翻身了,他想還錢給朋友,朋友卻不接受。范強說:“我借錢時你救了我,現在我有能力了,我要還錢給你。”朋友聽后非常感動,于是說:“你說的話就是還言。”從此,還言成為了一個表達守信守諾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還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還”是動詞,表示歸還;“言”是名詞,表示說話。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說話有信用,能夠兌現自己的承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答應過幫助我,我相信他會還言的。
2. 這個商人做生意很講信用,從來不食言,他是個還言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還言”與“守信”聯系起來記憶,因為還言強調了守信的重要性,對他人的承諾要言出必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誠信、守信相關的成語,如“言而無信”、“信口開河”等,以加深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答應給我們放假,希望她能還言。
2. 初中生:我們班長答應幫我復習數學,希望他能還言。
3. 高中生:我答應了父母要好好學習,我一定會還言的。
4. 大學生:我和同學約好一起參加比賽,我肯定會還言的。
5. 成年人:我答應朋友會幫他搬家,我會還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