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筧
成語(Idiom):竹筧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ú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竹片制成的簡陋的筷子,比喻簡陋的器具或工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竹筧是由竹片制成的簡陋的筷子,因其制作簡單、功能有限,所以用來比喻簡陋的器具或工具。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事物簡陋、粗糙,或者形容某些工具的功能不夠完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竹筧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比如形容一些家具或工具的簡陋,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設(shè)備或器具的功能不夠完善。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簡單粗糙的手工制品或建筑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竹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竹簞》一則故事中。故事講述了一個貧苦的書生為了省錢買書,用竹片制成了簡陋的筷子,而被人嘲笑。這個故事中的竹筧成為了一個形容簡陋的器具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木屋簡陋得連個竹筧都沒有。
2. 這把椅子太簡陋了,坐上去像坐在竹筧上一樣不舒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竹筧的形象與簡陋、粗糙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用竹片制成的筷子,它的質(zhì)量和功能都很有限,就像一些簡陋的器具或工具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簡陋、粗糙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土石方”、“草率從事”等,擴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應(yīng)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用竹筧做了一個簡陋的竹筐。
2. 小學生:這個小木屋真簡陋,連個竹筧都沒有。
3. 初中生:這把椅子坐起來像坐在竹筧上一樣不舒服。
4. 高中生:這個簡陋的實驗器材連個竹筧都不如,根本無法進行復(fù)雜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