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快手
基本解釋
見“ 馬快 ”。
成語(Idiom):馬快手
發音(Pronunciation):mǎ kuài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手腳敏捷,動作迅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快手是一個由“馬”、“快”和“手”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馬”表示快速,快如疾馳的馬;“快”表示迅速、敏捷;“手”表示動作、技能。整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手腳敏捷,動作迅速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動作迅速、敏捷,特別是在處理工作或解決問題時。可以用來夸獎一個人的反應速度快,處理事務的能力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馬快手”的故事并沒有具體的記載。這個成語是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馬”的象征意義的理解,結合“快手”這個詞而創造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形容詞“快”修飾名詞“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里的馬快手,處理問題總是迅速而準確。
2. 這位廚師的手法真是馬快手,一會兒就做好了一桌可口的菜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馬的形象與快速、敏捷的動作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手就像馬一樣快速,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動作、速度相關的成語,例如“手快眼快”、“提筆忘字”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明是班里的馬快手,他跑步速度非常快。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的籃球隊需要一個馬快手,能夠迅速搶斷對方的球。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時,時間很緊張,只有馬快手才能完成所有題目。
4. 大學生及成年人:他在工作中展現出了馬快手的能力,總能迅速解決問題,贏得了領導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