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聃
基本解釋
儒家創始人 仲尼 和道家創始人 老聃 的并稱。 唐 黃滔 《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初僕射 太原公 ,以 子房 之帷幄布 泉 城,以 叔度 之袴襦纊 泉 民,而謂 竺乾 之道與 尼聃 鼎,宜根乎信,而友乎理?!?/p>
成語(Idiom):尼聃(ní nǎn)
發音(Pronunciation):ní n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語無味、毫無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尼聃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尼”指的是佛教中的尼姑,而“聃”是指僧人的頭發。尼姑剃度后會剃掉頭發,所以“尼聃”意味著沒有頭發,也就是沒有味道、沒有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尼聃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語或行為毫無意義,缺乏深度或內涵??梢杂脕砼u某人說話空洞、沒有實質內容,或者形容某事情毫無意義、毫無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尼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西游記》中。故事中,孫悟空曾經扮成一個尼姑來騙取唐僧的信任。當唐僧發現他是假尼姑后,就用“尼聃”來形容孫悟空的言語毫無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尼聃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尼聃,一點觀點都沒有。
2. 這個電影太尼聃了,完全不值得花時間去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尼聃”聯想為一個光頭的尼姑,因為沒有頭發,所以她的言語也就沒有味道,毫無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詞典或參考相關的學習資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覺得這本故事書尼聃,沒有什么好玩的。
2.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太尼聃了,我都聽不懂。
3. 中學生:這篇文章的觀點太尼聃了,沒有任何邏輯。
4. 大學生:這個演講真是尼聃,一點實質內容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