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膳
成語(Idiom):庖膳(páo shàn)
發音(Pronunciation):páo s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廚師和宴會主辦人,用來形容人才或技藝出眾的廚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庖膳是古代宴會中負責烹飪的廚師,也是宴會主辦人的代稱。成語“庖膳之道”形容烹飪藝術的高超和廚師的技藝精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才或技藝出眾的廚師,也可用于形容其他領域中具有卓越才華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了庖膳的故事。當時,楚國的賈生是一位以烹飪技藝聞名的廚師,他的廚藝非常出眾。一次,楚懷王宴請了許多朝臣,賈生為宴會準備了豐盛的飯菜。宴會結束后,楚懷王詢問賈生的廚藝之道,賈生回答說:“庖膳之道,有魚有肉。”意思是說烹飪的技藝要有創新和變化,不僅要有魚和肉,還要有其他豐富多樣的食材。楚懷王聽后贊嘆不已,將賈生賜予了庖膳之官,以示對他烹飪技藝的贊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庖膳之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烹飪技藝真是庖膳之道,每道菜都令人贊不絕口。
2. 這位大廚的手藝真是庖膳之道,每次做的菜都讓人垂涎欲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庖膳”與“烹飪技藝出眾的廚師”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廚師在烹飪過程中展現出高超的技藝,從而記憶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烹飪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烹調”、“烹制”、“烹煮”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的廚藝真是庖膳之道,每次做的飯菜都很好吃。
2. 初中生:這位大廚的手藝真是庖膳之道,每道菜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3. 高中生:他在烹飪比賽中展現出了庖膳之道,贏得了冠軍。